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2:26    次浏览
季珍姑娘,1907年1月6日出生,是江苏南通港闸区最年长者。端午节前夕,笔者来到她家。刚一进门,一幅感人的情景呈现于眼前:109岁的老寿星带着助听器,其儿子儿媳们正陪坐她周围,谈论家常,她将儿子刚刚从门前枇杷树上摘下来的果子送到嘴里,不时地啧啧称赞:“好吃,好吃!” 老人原住港闸区永兴街道东港村8组,2000年,她随儿子们拆迁搬到越江新村居住。如今,老人的四个子女,子又生孙、孙又生子,五代同堂,祖孙66人,子女孝敬老人,老人疼爱子女,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。“母亲生活富足有余,2002年征地,户口农转非,2012年,我们为她投了保险。当时每月拿工资937.80元,现在已经增加到每月1535元,政府每月给300元营养费,15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费,每天送一袋牛奶。”小儿子季文庆高兴地告诉记者。老人一生坎坷。她与丈夫共生了三男两女,其中一个早年夭折。丈夫参加了游击队,在一次扫荡时,被日本鬼子打死了,当年她才33岁。季珍姑娘用柔嫩肩膀撑起了一个家,靠租种3亩地或农闲时替人家洗衣、带孩子挣钱养家糊口,日子实在难熬!好不容易,她把四个孩子拉扯长大成人。 季文庆说,老人心态平和,与世无争。宁愿自己吃点亏,也不愿意和别人争高低。与邻居和睦相处,从不多嘴、说张家长李家短的。老人生活起居有规律,身体健康,没有生过大病。每天早上饮上政府送的牛奶,喝点稀粥,吃几片饼干等食品。中午以蔬菜为主,有时吃两片红烧肉,但不吃鸡肉、羊肉、牛肉。前几年,她还穿针引线不用戴眼镜;她就是耳朵有点不好使,必须带上助听器,才能和家人进行语言交流。她的牙齿全掉了,装上全口的假牙,能吃枣子、葡萄、花生米、瓜子等水果。晚上只吃点粥,喝点酒。老人自控能力强,再好吃的东西,从不多吃,她最大的爱好是看电视和邻居走走。目前,老人吃喝拉撒等能够自理。老寿星的大儿子季文德说:“孝敬老人不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,还要让老人活得舒心,不让老人操心。几十年来,我们兄弟姊妹和睦相处,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矛盾。这也是为老人生活创造了宽松的环境。”2007年8月,102岁的季珍姑娘突然跌倒,儿孙们立即送往医院诊治,经医生诊断,老人左股骨粉碎性骨折。医生劝说道:“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骨头疏松,就是手术也不一定能使她康复。”老人也知道去日不多,就把儿孙们叫到病榻前,千叮咛万嘱咐,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。“母亲,一个寡妇,吃尽千辛万苦把我们拉扯成人,现在应该她让过上幸福美满的晚年。娘就是有百分之一的救治希望,我们做子女的就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啊!”儿女们表示。经过多方打听,如皋一位医生能治此症。季文庆立即把这位医生请来,并按照他的要求,买了汽垫床给母亲睡觉。季文庆和他的哥哥、姐姐白天夜里轮流服侍,时间一长,大家都被拖得疲惫不堪,孙辈们也主动地加入了“孝顺团队”。由于老人年事已高,经不住疼痛的折磨,连续一个月不思茶饭。这可急坏了她的子女们,最后一线生机也不能放过,子女们用棉签沾着水轻轻地涂抹娘的嘴,为老人挂白蛋白、葡萄糖、流质等。一天、两天……四十天过去了,眼看老人没有回天之力了,全家人正为老人准备后事的时候,也许是儿孙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帝,奇迹终于发生了!老人微微地睁开了双眼,老人起死回生了!围着的她的子女们都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:“娘又回来了!”经过6个月的磨难,2008年春节期间,老人能够拄着拐杖行走了,她在新村里走走转转,逢人就说:“要是没有儿孙们这样精心伺候,我这把老骨头早就作古了!”邻居顾乔珍大妈十分羡慕地说:“季珍姑娘这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,大家都能尊老爱幼,和睦相处,是我们邻里的楷模。”